时间: 2024-06-28 22:34:02 | 作者: 行业新闻
(上接第一版)数字化改造预计可提升零拣效率40%,释放库容约80%,成本下降30%。”在中乔体育,物流管理中心规划部经理王嘉斌向记者介绍了企业的数字化智慧物流分拣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近日,在九牧集团“绿色黑灯工厂”里,随着AGV小车运载的智能马桶整齐划一地“驶出”生产线万套智能马桶上线。从一家“两个人、两万元起家”的家庭作坊,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化科技卫浴公司,九牧集团的成功得益于不断地转思路、寻出路。
“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制造产业的必由之路,只要敢创新、只要能够转变思路,传统产业也可以是朝阳产业。”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表示,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AI技术赋能和5G的应用,企业的绿色黑灯工厂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制造业只要坚持科学技术创新,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武装自己,就一定能走好高水平发展之路。”
提高产品稳定性、减少能耗,兴业皮革则通过数字化改造积极打造过程控制、能耗数据监测、智能在线检测等应用场景。皮革染色工艺的进展、能耗、订单状况等关键数据都被管理层实时掌控。
2023年3月,经过9个月的精心筹备,恒安集团成功升级并上线了SAP数字化系统,这标志着恒安集团在中国快消品行业中率先引入SAP的私有云版本,将通过数字化手段逐步提升集团的运营效率。目前,该集团已完成约50%的数字化工作。
2023年5月,《泉州市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赋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出台,提出了九大措施,从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树立龙头标杆示范、强化工业设计赋能、培育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培育根植性强数字化服务商、加强研发技术创新、加强数字化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加强金融赋能作用等方面,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我市实施“绿色数字技改”等专项行动,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化生产线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16家,“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新增培育5G应用项目30个,累计培育5G应用项目175个。到2025年,我市将推动超5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链主”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比学赶帮,泉州企业的数字化大潮正在到来。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也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之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成功跻身全省标杆城市。
出台促进政商关系亲清统一、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措施,让广大公职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了解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市县乡三级共同创新探索建立政企“早午晚餐会”机制,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在全省率先组建政务服务“大篷车”“轻骑兵”,深入基层一线、沉到企业车间排忧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泉州实招频出,全力培育“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好土壤。
“企业现有厂地有限,需20—30亩地建设增资扩产项目”“希望政府引导、扶持纸类卫生用品等快消品行业创建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一场场政企早午晚餐会(制造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增资扩产专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近300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了政企早午晚餐会,市、县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一对一谋良策、解难题、话发展。
为支持企业有效投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去年以来,泉州设立了一系列项目落地零障碍相关举措。如将企业高频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下放至“党建+”邻里中心办理,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高效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采取“模拟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较传统模式节省20—60天;推行开办企业“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改革,在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推行简单变更事项“免申即办”……
一桩桩、一件件,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企业看在眼里,暖在心间。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贴心服务,这些点滴服务汇成了企业大胆投资、大胆扩产的信心来源。”信泰集团执行总裁许金升和记者说,地方政府为企业打开“绿灯”,多个证件集中在一个月内就办好,不仅保证了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也加快了企业增资扩产速度。“今年春节员工都在加班加点赶订单,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
2023年9月,位于安溪县的稻兴光合(泉州)制造中心一期项目完成了林地报批。身为招商大使的稻兴集团董事长陈全炼不禁为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泉州营商环境慢慢的变好,让企业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和包容情怀。”
经营主体准入更方便快捷、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中小企业帮扶更加到位、惠企政策更加给力……2022年,泉州以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8个一级指标中,泉州12个指标被列为全省标杆,为全省最多。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释放了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泉州经营主体数由2013年的30万户增长到如今超150万户,连续十年位居全省设区市首位,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唯有创新才能赢得主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而言,牢牢抓住科学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拔节生长,向新而行,才能形成企业独门绝技。
在台商投资区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超薄化、高耐压、耐高温的电容器薄膜正进入最后一道工序,一批批电容器薄膜从这里走向市场。
“此前,国内超薄型电容器薄膜供应不足,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杰民介绍,为解决新能源领域超薄电容器薄膜的迫切需求,企业投资建设了“新源用薄膜材料”项目,突破了关键技术。“在超薄和耐高温的电容器薄膜市场上,我们能说做到了全国第一。”
同样将创新当成生存之道的,还有福建艺达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艺达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新能源扁线电机及电驱动系统的国家级高新企业,产品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梓佳介绍,相较于传统圆线驱动电机,新的工艺热传导功效更高,效率高达97%。依靠技术创新,公司为新能源商务车装上了“中国芯”。
“在30多年时间里,打造出7个规模超10亿元的国民品牌”,面向未来的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同样是达利食品集团跨越周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凭借“石磨破壁、原浆提纯、分子乳化、无菌锁真”四大核心工艺,达利食品实现了在无添加情况下,把豆奶每100ml蛋白质含量最高做到了4.0克,领先于整个植物蛋白行业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升级与创新。“豆本豆豆奶全豆生产技术”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奖特等奖。
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也增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受益于泉州市技术创新基金,泉州市和景荣纺织品有限公司“年产4亿码鞋服辅料项目”、石狮市百隆包装有限公司“年产1.5亿平方米全自动化智能化纸板生产扩建项目”等项目将享受到融资利率优惠。
连续两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破千,近两年新增高新技术公司数超过此前数量总和,总量达2362家,提前一年实现数量倍增目标,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500家。
泉州市创新大会的召开,启动创建了15家重点专精特新园区;授牌35家异地孵化基地、联合创新中心、科创工作站、企业异地研发机构;签约了53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科技金融投资项目;8家大院大所与泉州本地企业签约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多家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与相关县(市、区)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千帆竞发搞创新、促转型的大潮中,爱拼敢赢的泉州企业家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2024年首个工作日,在晋江,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清晰释放出新一年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积极向好信号,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2024年,艺达公司将继续增资扩产,抓住发展大好时机。”艺达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梓佳透露,今年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投建年产100万台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在新能源驱动电机赛道大展身手。作为泉州唯一一家涉及新能源驱动电机领域的企业,艺达多年来一直深耕泉州“单打独斗”,但泉州市委市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坚定了艺达扎根家乡的决心和信心。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牵线搭桥下,艺达与一汽解放、北京福田、东风德纳、合力叉车等企业达成合作。
“信心源于稳定的预期。”福建科福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维尧表示,在国内国外双循环道路上,企业将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数字赋能,将产品做到专、精、特、新。
泉州市华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泽华同样信心满满,“未来几年,对智能装备行业而言,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我们有信心以进取的姿态,寻求创新和变革的机会,推动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泉州良好的投资环境、亲清的政商关系同样也给了投资机构来泉投资的信心。去年以来,凯辉基金多次来泉州考察,董事长蔡明泼表示,未来凯辉将大力整合国际产业资源,引导更多头部企业到泉州投资兴业,推动更多基金产品在泉州落地生根,带动更多高品质人才为泉州献智献力。
企业家信心的提振,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服务保障。2023年以来,泉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困难、强信心,一直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泉州市“泉心泉意”服务企业若干举措》,相继推出三批便企利企举措;《泉州市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赋能若干措施》,逐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关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的实施建议》,全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推动扩大有效投资;《“2023泉州非公有制企业100强”奖励办法》,对入选“2023泉州非公有制企业100强”企业进一步培优扶强;《支持泉州工业公司增资扩产若干措施的通知》,牢固树立“扶持企业增资扩产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泉州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从扩大资金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功能平台等5方面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
乘势而上、奋楫扬帆。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体系持续调整……在政策叠加效应下,泉州非公有制企业信心增强、底气十足,正以更宽的视野,更快的步伐,角逐全球产业竞争新赛道。